比亚迪位于深圳的公司总部,经常迎来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者。这家中国新能源领军企业不仅拥有汽车前沿科技,还有自主创新的工程师文化。在专利墙上,陈列了1250份专利,这只是比亚迪已经申请的数万份专利中的一部分。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20份专利获得授权,这种创新速度令人惊叹!
“深圳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和各项政策有力激励企业持续创新,让企业安心研发。在知识产权赋能驱动下,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创新突破与成果跃升。”比亚迪有关负责人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道出了深圳众多企业的心声。
知识产权是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深圳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和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建设、数据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等国家级试点工作。“打造知识产权证券化特色品牌”“创新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等8条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全国推广。
知识产权证券化“知识就是财富”走进现实
深圳是新产业、新领域、新业态的集聚区,拥有大量创新资源。如何将技术创新“硬实力”转化为经济发展“驱动力”,让知识产权从“静态资产”变为“流动资本”,让“知识就是财富”走进现实?
前不久,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与市中小企业服务局的指导与支持下,由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发起的国内首单“园区专项”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深圳市知识产权12号-高新投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园区中小微企业支持)”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项目规模4600万元,为10家产业园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市场发展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深圳已经创下多个首单。深高新投全国首单小贷模式知识产权ABS产品、首单专项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等,持续推动产品创新。据深圳证监局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深圳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累计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ABS产品107只,规模达232.52亿元,服务企业数量达1600家。
“深圳在促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升级、加强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建设、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模式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增量、扩面、提质,更大力度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金融政策支持,深圳有效解决了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医药和医疗器械、低空飞行等重点产业融资难题,为产业发展带来了金融“活水”。
从全国来看,深圳是知识产权证券化发行规模最大的城市,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会同各有关单位探索形成了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债权及附属担保权益为基础资产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深圳模式。目前,依托深圳证券交易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已打通信息展示、匹配推送、合同存证、资金交收等关键环节,汇聚优质买方及卖方资源,建设连接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市场化机制将知识产权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财富”。
知识产权保护护航企业“扬帆出海”
深圳市坚持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司法保护、行政保护效能不断提升。“广东省深圳市构建立体化海外维权工作格局,护航企业‘扬帆出海’”作为知识产权领域唯一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督查典型经验。
深圳一家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开拓海外市场,但面对种种困难一筹莫展,便向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直属的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保护中心)求助。保护中心专家针对该企业出海痛点及难点,结合产业出海知识产权风险、专利发展情况及典型案例,提供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及应对的综合方案。最近,该公司在创业板上市。这家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没有保护中心助力,公司不会发展得这么快。”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联合市商务局、市贸促会、深圳海关等部门,高标准建设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深圳分中心,持续完善风险预警防控-案件监测响应-纠纷应对指导-意识能力提升-资源整合共享“五位一体”的海外知识产权一体化服务平台,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工作评价获全国三连冠。
目前,深圳聚焦优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构建“严大快同”保护格局。深入实施最严格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市、区、街道”三级执法架构。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联合市公安局、深圳海关制定“口岸拦、属地挖、源头治”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形成跨区域跨部门保护合力;联合市司法局、中级人民法院成立深圳市知识产权纠纷调解联盟;推动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市。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正式批复同意福田区开展全市首家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建设,面向时尚设计产业提供“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
数据知识产权“软知产”变“硬资产”
数据被称为新时代的石油,蕴藏着无限动能。深圳自2021年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以来,推动数据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系列突破,取得8项“全国第一”,让知识产权“软知产”变“硬资产”,赋能实体经济。
2022年11月,深圳上线全国首个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服务平台,并发放全国首批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截至目前,完成数据存证2768件,收到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申请1701件,颁发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1487件,累计登记数据规模达257.13亿条。
近年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发布全国首个覆盖数据价值化全过程,贯穿数据知识产权产生、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流程的数据知识产权标准体系,并配套发布省级地方标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指南》;指导香侬科技完成了全国首例人工智能多模态算料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颁发全国首批AI数字人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为AI数字人行业治理探索出新的实践路径;指导紫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完成全国首个香港入境数据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落地全国首单港资企业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指导乘乘集团完成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获得北京银行1000万元贷款,助力其成为全国首个农业领域数据知识产权赋能农业企业实现数据资产全链条价值化示范案例。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将继续提升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质效,不断拓展和深化数据知识产权在各领域的应用,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促进数据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说知识产权2024年,深圳专利授权量24.19万件,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
2024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63万件,连续21年居全国首位;商标注册量24.95万件,居全国第一;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0件,约为全国平均水平(14件)的7.9倍。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蝉联全球创新指数百强第二。在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中,我市金奖9个,创历史新高、占全国的22.5%。
目前,深圳顺利完成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阶段性任务,强县建设试点示范县增至5个。全市备案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共172家,服务创新主体超12万家,实现重点产业行业全覆盖。
深圳稳步提升知识产权预审服务水平。2024年,专利预审备案企业数量突破1万家,接收预审案件超15000件,完成专利优先审查推荐17000余件,大幅压缩专利授权周期,实现专利代办业务连续120个月“零差错”。
易倍策略-易倍策略官网-正规股票配资门户网站-股票配资平台合法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