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那年,我被确诊为焦虑症伴随强迫思维。那段日子里,总像有根无形的线牵着神经,锁门后要反复检查十几分钟,看到数字必须凑成偶数,夜里躺床上脑子像跑火车,天亮时眼圈发黑、心慌得厉害。去医院开了药,吃的时候能稳住些,一停就反弹,后来连医生都说,这病光靠药物难除根。
偶然在病友群里看到有人说,正念和亦止法能帮着走出困境。起初我压根不信,觉得这些“佛系”方法哪能比药片管用?直到试着练了三个月,才慢慢发现,那些纠缠多年的焦虑念头,真的像退潮的海水一样,一点点往后缩。
先说说正念。简单说就是专注自己的呼吸,坐着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鼻孔的气息上,跑神了就轻轻拉回来。开始练时别提多别扭了,刚没过几秒钟,就想起白天工作上的琐碎事情,要不就是膝盖麻痛的想动。
有次实在坐不住,掀了坐垫想放弃,突然想起一位精神科医生讲到的一句话,你不能忍受心理锻炼带来的苦,那你就要准备承受一辈子焦虑强迫带来的苦,甚至是一辈子吃药的苦。是啊,我不想让自己的人生就是这样痛苦,更不想吃一辈子的药。想到这我就又继续咬着牙坐回去,没想到就这么一天天熬下来,现在能安安稳稳坐40分钟,心里像被清水洗过一样亮堂。
再讲亦止法,这是个能融进生活的正念锻炼方法。不管看到啥、听到啥、想到啥,都在心里轻轻说句“亦是如此”。比如排队时有人插队,以前会立刻冒火,就在心里先过一句“看到有人插队,亦是如此”,火气居然就像被戳破的气球,慢慢瘪下去了。
有次赶项目加班到凌晨,电脑突然蓝屏,要是以前早崩溃了,那天脑子里冒出“感到着急,亦是如此”“担心完不成,亦是如此”,念着、念着,居然能冷静地重启电脑重弄。后来才知道,中科院心理所的研究也证实,这类觉察练习能激活大脑前额叶皮层,让负责情绪的杏仁核没那么“敏感”,这也是为啥练着练着,就不那么容易被坏情绪带跑了。正念的力量真的是太神奇了。
《阿含经》里说:“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前看不懂这些话,练了这两个法子才明白,焦虑和强迫就像天上的云,来了又走,本就留不住。有次反复想“门是不是没锁”,刚要起身去看,突然想起这话,站在原地试着观呼吸,没过两分钟,那股子劲儿居然过去了。原来不是要赶走这些念头,而是别跟着它们跑,就像站在河边看流水,不跳进去就行。
练到第五个月时,变化悄悄找上门。以前出门要列三张清单核对,现在揣着钥匙就能走;开会时不再反复琢磨“刚才那句话说对了没”,能专注听别人讲话;夜里躺下十分钟就能睡着,不像以前翻来覆去数数到天亮。有次碰到当初给我诊断的医生,他翻着病历说:“你这状态比吃药时还好,简直像换了个人。”
这时候才真正理解心理学家彭凯平说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不是没有负面情绪,而是有能力和它们共处。”焦虑和强迫其实是心里的警报器,响的时候不是要砸了它,而是看看它在提醒什么。现在它们偶尔还会冒头,但我知道该怎么跟它们打交道——用正念稳住自己,用“亦止法”拉回当下,就像老熟人路过打个招呼,不用请进家里喝茶。
推荐病友们去看看《情绪自救》和《战胜强迫症》这两本书。相关正念训练和“亦止法”大家可以着重参考这两本书。
算下来,我练这2个锻炼一年多了。现在不再天天惦记“病好没好”,反而更在意今天的阳光暖不暖,晚饭的菜香不香。那些曾经让我痛苦的焦虑和强迫,就像退潮后留在沙滩上的贝壳,偶尔捡起来看看,才发现它们早没了伤害我的力气。
其实人和心理问题的关系,就像走路时遇到石头,正念是让你看清石头在哪,亦止法是教你绕过去或者跨过去。只要肯抬脚,路就会在脚下铺开。别信那些“这病好不了”的话,我能走出来,你也一定能。
易倍策略-易倍策略官网-正规股票配资门户网站-股票配资平台合法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